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走进尼雅遗址

走进尼雅遗址

关键词:走进尼雅遗址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走进尼雅遗址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469898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29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10月26日,一支由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和和田地区文物局联合组成的“佛塔保护队”,载着满满2辆沙漠车的物资、工具和给养,走进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尼雅遗址,对这个遗址的标志性建筑——佛塔进行修补加固保护。

佛塔位于尼雅遗址的中心位置。佛塔的塔身大约高7米,上半部分呈圆柱形,下半部分是方形基座,周围分布着一些遗址群、墓葬等。据我区考古专家考证,这个佛塔的制作方式和形状,与楼兰、米兰、安迪尔等分布在南疆地区重要遗址的佛塔很相近。从大量出土文物上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段佛经看,这座佛塔是尼雅遗址的一个传教中心,在尼雅遗址区内占了重要的地位。

尼雅遗址是汉代古西域36国中的“精绝国”故地,规模宏大,珍贵文物众多,所代表文化内涵博大精深,是古丝绸之路文明兴衰的一个典型代表。尼雅遗址在东西约7公里、南北约25公里的范围内,分布着大量的房屋,还有古桥、墓地、果树园、寺院、手工作坊、家畜饲养舍、田地、林荫路等,而且还保留着枯树林及河床等,出土了大量的木简、木雕、各种纺织物等,是极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,被称为是“丝绸之路的庞贝城”、“梦幻的古代城市”。但是,尼雅之谜,至今没有被揭开神秘的面纱。保护好佛塔,对研究和揭开尼雅之谜有很重要的作用。

进入尼雅遗址的当天,工作队队员首先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高高的红柳包上。第二天上午,他们对佛塔现存状况的现场进行勘测和分析后,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一些调整,研究出一套新方案,开始对佛塔实施修补和加固。

这是自治区文物局对佛塔的第二次加固保护。第一次是在1994年。当时,由于年代久远,加之这座佛塔建在沙漠的深处,周围没有建筑和树木的阻挡,一到风沙多发季节,风沙就会直接侵蚀佛塔。工作人员还发现,佛塔的底座竟然被淘空了1.2米见方的一个洞,佛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。为此,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严格遵循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》,对佛塔进行临时性的加固和保护。然而,13年过去了,这座屹立在遗址中心的佛塔,尽管得到了临时性的加固保护,仍然不能摆脱风沙的长期侵蚀和盗贼挖掘的破坏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佛塔的四面,由于长期的风蚀和盗掘,有的部位已经悬空了,有的部位泥土有些松动,有的裂缝比过去变宽了,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,真让人有点担心。佛塔身旁,用红柳扎起的半边篱笆墙,暴露在高高的沙丘上,似乎给佛塔起不了多少挡沙的作用。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主任梁涛带领 “佛塔保护队”的队员们,对佛塔悬空的部位,用胶土和红柳进行补修。接着,他们对一些有裂隙的地方,将沙子清理后,用胶泥浆将它与塔身进行灌缝粘结,以保持佛塔的完整。同时,他们还在佛塔周围掩埋了木桩、红柳枝,防止风沙对佛塔进一步侵蚀。离佛塔不远处,他们新设立的一块警示牌,十分醒目,上面用中、英、维三种文字,写着这样的警示语:游人不要攀爬、刻画和盗掘。

佛塔附近,还有一个佛教寺院遗址群,与佛塔有很大关系。遗址群内,有大堂、禅房、小房,还有四周用篱笆围起成的回廊等,工作队对其进行了认真现场勘察,以便更全面地研究佛塔以及佛教在尼雅的传播。当然,队员们借这次机会,还对整个尼雅遗址区内的其它遗址群,进行了一次现场勘察和记录,全面掌握了尼雅遗址最新的保护现状资料和数据。

遗址区内,一望无际的沙漠和红柳,没有水,没有人烟。“佛塔保护队”将营地扎驻在离佛塔1000米左右的一个红柳包洼处,住帐篷,吃着最简单的饭。每天早上,他们10点出发,顶着随时而至的风沙,徒步走到佛塔和其它遗址群,一直工作到快天黑时,才陆续返回营地。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工作,“佛塔保护队”终于完成了对佛塔修补加固保护的任务。11月10日,全部撤出了尼雅遗址。

现在,经过第二次修补加固的佛塔,变得更加稳固了。重新保持了原貌的佛塔,对研究西域佛教历史文化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